2022年5月28日上午8点30,朱珍德课题组博士生黄浩楠、舒晓云、曹涵在河海大学科学馆516会议室举行了毕业答辩。
课题组邀请了陆军工程大学赵跃堂教授为答辩主席,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谢兴华教授、河海大学闵凡路副教授、河海大学舒实副教授、河海大学朱珍德教授为答辩委员,河海大学朱姝博士后为答辩秘书。
硕士生黄浩楠的论文题目为《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力学特性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针对白鹤滩地区广泛分布的柱状节理岩体,开展了柱状节理玄武岩的室内试验、理论分析以及数值试验研究,揭示了柱状节理玄武岩复杂的力学特征。通过开展相似材料试验得出质量比为石膏:河砂:水=4:1:3的相似材料能较准确地反映现场柱状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基于Cosserat理论,建立了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揭示了不同截面形状的柱状节理岩体在力学参数上表现出的各向异性特征;基于Cosserat理论,建立了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柱状节理岩体各向异性本构模型,揭示了不同截面形状的柱状节理岩体在力学参数上表现出的各向异性特征。
硕士生舒晓云的论文题目是《考虑锚固界面剪切变形影响的中空注浆锚杆支护作用机理》。软岩大变形作为隧道开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现场难题,其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初期变形显著等特点,对锚固支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在铁铝酸盐水泥中加入适量外加剂得到的早高强水泥,其与围岩的粘结强度能在2d实现快速增长,满足软岩大变形的及时锚固支护的条件。通过分析锚固界面剪切变形对锚杆应力分布的影响,得出根据锚杆端部的边界条件不同,锚固界面沿锚杆剪应力分布可分为指数衰减型与单峰函数型。采用数值模拟对中空注浆锚杆螺纹连接段的受力分析,得出对于实心钢筋直径为25mm,中空外壁为32mm的锚杆,连接段长度为16mm,螺纹螺距为2mm时,锚杆强度与变形能力最佳。通过考虑等效抗剪强度的方法,得出随着锚固支护强度的增加,围岩变形呈指数减小,且变形区域更趋于均匀。
硕士生曹涵的论文题目为《多场耦合作用下干热岩水力压裂数值模拟研究》。采用了数值模拟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干热岩在多场耦合作用下的水力压裂裂缝萌生和扩展机制,建立了热流固耦合损伤力学模型,给出了损伤的判断方法,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分别模拟了水力压裂过程中仅存在热应力作用、仅存在注水压力作用以及注水压力和热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应力场演变情况,明确了热应力在水力压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热流固耦合损伤模型进行求解,对热应力作用下的干热岩进行水力压裂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干热岩水力压裂裂缝萌生以及扩展过程的影响。
答辩委员会各位专家对他们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现有成果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答辩委员会委员无记名投票表决,均全票一致同意通过黄浩楠、舒晓云和曹涵的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工学硕士学位。诸位毕业生分别做了感言,表达了对委员会专家、朱珍德老师及课题组同门的谢意,并进行合影留念。至此,本次答辩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 :王麓翔